9月正值方竹笋采收季,在镇雄县杉树乡细沙河村万亩连片方竹林中,鲜嫩竹笋破土而出,掰笋声此起彼伏,村民们正弯腰麻利采摘。
每年采笋季,趁着农闲,笋农谢仁兵都会和妻子上山采笋,不管是现摘现卖,还是运到企业通过收购商进行销售,都十分抢手。
“我们夫妻俩早上八点开始采笋,平均每天可以收获四五百斤笋子。”算下来采笋这个月有一至两万的收入,笋农谢仁兵觉得日子越过越红火。
刚挖出来的竹笋被毛茸茸的外壳紧紧地包着,笋农们熟练地剥开外壳,露出黄绿相间的“嫩肉”,空气中弥散着竹笋的清香。剥好的竹笋将在下午运送到村里的加工厂进行收购。
挑选、分类、打包、称重装箱……在镇雄县众兴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竹笋采购点,工作人员们手里一刻不停地忙活着。鲜笋采收加工后,主要向周边地区的商户、企业供应,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今年我们计划收购秋笋6000余吨,目前已收购4000余吨。”众兴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先忠告诉记者。
2020年,杉树乡引进众兴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0万元,在细沙河村建成占地20余亩的竹笋加工厂房1个、竹笋深加工生产线1条,目前产值可达7000万元。杉树乡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布局,紧盯“家家有产业,户户能致富”目标,充分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着力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竹产业名片,促进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细沙河村共有4万6千余亩竹子,目前投产的有3万8千余亩,年采笋量5千吨左右,带动群众户均增收7千余元。”镇雄杉树乡细沙河村村支书曾品松看着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非常高兴。
近年来,镇雄县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思路,坚定不移将竹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初步形成了集种苗培育、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竹产业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镇雄县竹林投产面积达45万亩,预计年产鲜笋达8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7亿元,实现户均增收4000元、人均增收1030元。
电视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