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镇雄新闻网 今天是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投稿邮箱:zxxwwtgyx@qq.com
围绕这件头等大事,省委书记在昭通提出8个字
微镇雄 2025-09-28 23:10:37

9月24日至25日,省委书记王宁赴昭通市专题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工作,这是他第4次来到昭通。“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头等大事,回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王宁在调研时反复强调。

昭通曾经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人口185万、约占全省1/4,搬迁群众35.5万、约占全省1/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当地第一位的任务。

调研中,王宁与干部群众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研究产业增值、农民增收,在座谈会上现场随机抽点3个县的县委书记、县长脱稿汇报并互动问答,研究问题、启发思路、压实责任。

“昭通是巩固脱贫成果的主战场,必须毫不松懈、扛牢抓实这一重要政治任务。”王宁围绕深、新、广、用、稳、准、融、实8个字,为昭通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点题——

就是推进一产向二三产延伸,让农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分享更多收益。

就是拓展林业发展新空间,创新思路向林业、林下要增收。

广

就是构建覆盖更广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谋产业谋项目就要谋联农带农。

就是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加快提升劳动力就业能力。

就是稳定就业,盘活“家门口”资源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就是精准监测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及时精准帮扶。

就是促进易地搬迁群众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

就是抓实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8个字精神要义,8方面工作要求,拧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个“牛鼻子”,以干部之干带领各族群众共创美好生活。

调研期间,王宁深入昭通职业学院、昭阳区永丰镇苹果种植基地、洒渔镇绿荫塘自然村调研,看产业、问就业、谋增收、促振兴。

从就学到就业 从专业到产业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是关键。发展职业教育,是促就业、促增收的关键一招。

位于昭阳区的昭通职业学院,由7所中高职院校整合而成,在校生规模已达1.5万人。“开设有10个专业大类,拥有各类实训基地181个。”学院党委书记李玉岷介绍,立足产教融合,推动学生“进校即进厂,毕业即就业”。

服务产业、促进就业,围绕这个导向,“实训”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昭通职业学院181个实训基地中,校企共建的有62个。

吴彪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师,他的课程在于将教学内容从书本上落到实操上。“我们采用小组模块化教学方式,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1:1新能源汽车模型。”吴彪介绍,将实物教学与虚拟教学统一起来,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区隔,让学生上心又上手,提升了实训效果,实现了学有所长。

此外,学院还加强订单培养、定向输送,通过与上海振华重工合作,订单式招生265人。“其中,脱贫户及家庭困难学生占比超过50%。”学校负责人介绍。

一方面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开办专业;另一方面结合产业发展,精准匹配专业。如今,烤好一把昭通小肉串,也成为学院的特色课。

paperMaterial_img

“昭通小肉串,肉为本,酱为魂。”烤串培训师马俊向同学们讲授美味背后的秘籍。据悉,这门课程涵盖原料选材、刀工技法、酱料炒制、穿串规范、火候控制等内容,“模拟真实生产环境,确保技艺掌握到位。”马俊说。

数据显示,昭通小肉串上下游产业从业人员已超12万人,市内门店700余家,还开到了全省、全国,烤串师愈发职业化。昭通小肉串发展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与职业学院联合举办实训课程,紧密对接餐饮产业链,有效带动就业,助力“舌尖上的乡村振兴”。

围绕现代农业、绿色能源、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群,昭通职业学院将重点建设5至7个核心专业。“力争两年内专业与产业匹配度达90%以上。”李玉岷透露下步工作着力点。

调研中,王宁强调要坚守职业教育定位,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提高专业产业适配度,促进精准就业。

记者观察

从就学到就业,从专业到产业。对职业教育而言,应在“就学”过程中强化“就业”导向,重塑“教”的生态,不求所有、但求有用,努力破除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时间差”和“技能差”,防止形成“断点”和“错位”,进而在脱贫地区构建“人才——创新——产业——人才”的良性循环。

从田间到车间 从枝头到心头

金秋时节,昭通市百万亩苹果园硕果盈枝,一派丰收的景象。在永丰镇“昭阳红苹果品种选育基地”内,130多个甄选品种分列排开,红露、维纳斯黄金、秦脆、瑞雪、福布瑞斯等深受市场欢迎的15个明星品种,便是从这里选育推广。

“苹果树属于异花授粉植物,自花授粉结实率很低,通过科学配置授粉,可以提高坐果率,实现高产、稳产。”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全勇介绍,依托科技赋能,选育基地正成为引试筛选的“试验田”和种质优选的“孵化器”。

在智慧果园里,数智化系统如同“健康管家”,24小时不间断采集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养分含量等关键数据,为树势分析、产量预测、果品成熟度判断提供支撑。“当平台监测到土壤水分低于阈值时,会自动触发灌溉系统,为果树精准补水;若土壤养分不足,也会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按需施肥。”技术团队负责人张刚说,“健康管家”让果树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状态。

“过去下田,手还没伸,泥巴就到膝盖,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新民村村民丁开文对科技带来的生产方式变化深有感触,他说,果园流转租金,再加上务工收入,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选品很重要。在智能分选线上,每小时有10万枚苹果在上面“奔跑”——上料、清洗、拍照、检测、分选、装箱、码垛,全流程一气呵成,首批18吨优质昭通苹果已奔赴上海。“智慧果园系统还能够分析销售去向、预测研判销量,指导果园合理发货,避免滞销或断货情况的发生。”张刚介绍。

调研中,王宁指出,要提高优质优价品种占比,提升种植组织化、专业化水平,建设让果农卖出好价钱的销售体系,充分挖掘各环节农民增收潜力,将昭通苹果这一“甜蜜产业”打造成老百姓的“幸福产业”。

记者观察

“田间”是生产的起点,“车间”是产业融合的体现,从田间到车间,实现了从有资源到有产品、从有优势到有品牌、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枝头”是自然的生长,“心头”是农民增收的喜悦,从枝头到心头,需要更多联农带农模式将资源与技术、资金、市场等有效“嫁接”起来,让农民的钱袋子充盈源头活水,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七彩云端-手机客户端
一审:陈鑫
一校:李黎
二审:陈林
二校:碎金
三审:程洪
三校:赵燕军

电视新闻

更多
要闻 更多
95公里生态廊道的价值转化——赤水河流域(昭通段)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观察 党建红守护生态绿 ,筑牢森林安全屏障!县林草局在赤水源头开展森林防火主题党日活动 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监测:珍稀鱼类种群数量稳步提升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 “鱼儿越来越多,大家都很开心” 镇雄全面推进赤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及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治 云南紧抓赤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 赤水河(云南段)干流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整治,出境断面水质连续6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镇雄县审计局党支部开展“全民齐参与 共护赤水河”主题党日活动 涉及镇雄20个乡镇(街道)121个行政村(社区) 赤水河(云南段)流域范围公布 镇雄县组织召开赤水河源头生态保护与修复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 镇雄县住建局联合多部门开展公租房清理整治行动 水清岸绿今胜昔——赤水河上游“焕新”记 【评论员观察】《人民日报》点赞赤水河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效果“1+1+1>3” 赤水河“蝶变”——云南镇雄多措并举保护鱼类多样性 镇雄:积极用好生态补偿资金 有力抓实赤水河流域保护 小小代表工作站,如何守护赤水河源头的水清鱼跃? 高清壁纸!这样的赤水河,你可能还没见过 教给担当负责,上好孩子人生底色 用实招、出新招,织好“一老一小”民生网 警情通报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