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关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近日,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镇雄中学携手清华大学“书脊计划”支教团队,开展为期一周的教育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以“教育同心、青春共行、民族共融”为主题,通过系统化、多层次、浸润式的互动实践,将优质教育资源注入民族地区一线教学现场,充分展现了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镇雄中学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服务国家战略中的使命担当,也为新高考背景下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清华智慧与力量。
活动期间,支教团队员以“学长学姐”身份深入班级,与各族学生共学共研,分享学习经验、示范笔记方法、参与小组讨论,讲解高效学习策略。他们立足新高考能力要求,强调跨学科思维与综合素养培育,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勤于表达。轻松的互动拉近了彼此距离,课堂上笑声与掌声交织,呈现出多民族师生共学共进的温暖画面。在“一对一”精准辅导中,来自清华不同专业的队员,围绕学科竞赛、自主招生、学业规划等新高考多元录取渠道,为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镇雄中学学业突出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成长方向、树立报国理想。队员们鼓励同学们要勇担时代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分学科教研活动中,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镇雄中学的教师与清华学子围绕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培育、教学资源优化等议题展开研讨。清华学子带来高校前沿视角,一线教师分享实战经验,双方在思想碰撞中互补,共同探讨新高考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策略、学科思维渗透方法及民族地区学生成长规律,为探索更适合山区学子的教育路径凝聚共识。支教团队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的“学习·成长·梦想”专题讲座,不仅系统传授高中学习方法与新高考应对策略,更融入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基因,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锤炼意志品格。讲座现场互动踊跃,充分彰显了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镇雄中学学子勤学善思、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利用课余时间,支教团队在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镇雄中学教师的协同下深入部分学生家庭,开展教育关怀家访,倾听群众教育诉求,传递党和国家“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承诺。家访不仅搭建了家校连心桥,更体现了学校坚守教育公平、落实立德树人的政治自觉。在学校管理与教育前沿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民族地区学校治理现代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创新、跨区域协同育人等议题进行充分交流。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镇雄中学系统介绍了在推进多民族学生共育、新高考改革落地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获得清华大学团队的高度认可。他们评价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镇雄中学“办学有特色、育人有温度、改革有力度,真正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实践”。
此次交流不仅是教育资源的精准输送,更是一次深刻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思政实践。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青年在共同学习中深化认同、增进友谊,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感可及、深入人心。
电视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