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畔,石榴花艳。近年来,镇雄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文旅融合为纽带,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度融入文化保护、旅游发展和生态治理,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图景,使赤水源头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力舞台”。
以景区联创共建为抓手,倾力打造民族团结“活力舞台”
镇雄县文化和旅游局依托当地气候宜人宜居、红色文化雄厚和民俗风情浓厚等优势,以“联建好景区•共育石榴红”为主题,重点培育大古里欢乐城、中屯小山峡、大坪苗寨、果珠纳支寨等特色景区,推动各景区景点联创共建。以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生态景观为核心,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镇雄段红军长征步道、乌蒙回旋战指挥部旧址的革命精神、纳支寨彝族风情园的民俗体验、赤水源森林湖的生态之美有机融合,让游客在丰富行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底蕴。其中,大古里欢乐城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与传统节庆结合,通过非遗展演、民族美食节等活动,2025年1-7月份已接待游客超82万人次,带动周边就业1000余人 ;果珠纳支寨则通过“微改造、精提升”保留彝族村寨传统风貌,发展避暑旅居、特色养殖等产业,带动村民近三年收入从1.4万元增加到1.8万元,实现“团结与进步双丰收” 。
以非遗活态传承为导向,点燃民族文化“精神火炬”
镇雄县文化和旅游局深挖彝族、苗族等17个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通过非遗保护与创新激活民族文化生命力。苗族刺绣传承人杨永芝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结合,改良苗绣服饰产品,带动10余名妇女就业;乌峰石雕传承人乔嗣峰创作的《苹安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其作品以浓郁的地域文化风格,让镇雄传统技艺焕发新时代光彩;开展以“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为主题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通过非遗展演、互动体验、非遗保护成果展等多元形式,为全县各族群众送上一场“文化盛宴”;举办“旅居云南·镇雄印象”主题摄影展,31位县内外作者的59幅摄影作品受邀展出,以影像艺术呈现旅居镇雄的生活之美、自然之奇、发展之变,促进多民族影像对话。
以节庆共庆共享为纽带,搭建交往交流“情感桥梁”
依托夏季平均温度20℃的“清凉资源”,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赤水源头等你来”文旅IP打造,镇雄文旅推出“旅居镇雄·趣玩一夏”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川、渝、鄂、陕等地的避暑旅居游客参加。
火把节期间,花山乡举办赛马、斗羊等传统体育竞技比赛,上万名各族群众围火共舞,绘就“同心圆”;芒部镇松林村举办长街宴,乡村特色美食与“搞笑姨妈篮球赛”相映成趣;坡头镇云贵川三省游客共聚联欢,促进了区域经济文化交流。
“火把节不仅是文化展示,更是民族团结的‘粘合剂’。”镇雄县文化和旅游局旅游发展股负责人介绍,节庆期间各地村民自发成立志愿服务队,汉族、彝族、苗族群众分工协作,从筹备到收尾全程参与,“大家在合作中加深了解,感情越来越亲。”
以文化人、以旅聚心。从赤水源头的绿水青山到苗寨彝乡的欢声笑语,镇雄县以文旅融合为画笔,在乌蒙大地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文旅发展之果人人共享”的动人画卷。碧波浩荡的赤水河岸,“石榴红”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生动的注脚。
电视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