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生之基,更是县域发展的“造血工程”。对于人口大县、脱贫攻坚重点县镇雄而言,教育曾长期面临“基础弱、资源散、质量低”的困境。近年来,镇雄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打破“单点突破”的传统思路,通过全域统筹、资源整合、特色培育、均衡发展的组合拳,实现了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质变,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镇雄县委、县政府将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县级领导挂钩学校、部门联动保障、乡镇属地管理”的责任体系。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超30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200余所,新增学位5万余个,重点解决“城镇挤、农村弱”问题。
针对乡村教师“招不来、留不住”的难题,镇雄建立教师“双向流动”机制,一方面,通过“银龄讲学计划”“特岗教师招聘”吸引优质师资下沉;另一方面,实施“名师走教”城乡学校结对帮扶,让县城骨干教师定期到乡村学校轮岗。近三年,累计交流教师2000余人次,培养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150余人,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师资格局。
从“单一应试”到“多元育人”。打造“高原之上的高峰”的高中教育。镇雄始终将普通高中教育作为“教育名片”来抓,以云师大附属镇雄中学为龙头,通过“精细化管理+高效课堂+培优补差”模式,实现高考成绩连年攀升,清华北大录取人数占昭通市近半数,被称为“县域教育奇迹”。但镇雄并未止步于“单点突破”,而是推动西南大学镇雄第一中学、芒部中学、赤水源中学等县域高中集群发展,通过联合教研、资源共享,带动全县普高整体提升。
开辟“另一条赛道”助跑职业教育。针对县域产业需求和学生多元发展意愿,镇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中职—高职—就业”贯通培养体系。县职业技术学校与省内外30余家企业合作,开设电工电子、汽车维修、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特色专业,近三年输送技能型人才8000余人,通过“职教高考”打通升学通道,2023年中职毕业生升学率达92%,让“职教学生有学头、有盼头”。
筑牢“人生第一粒扣子”办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在学前教育领域,镇雄实施“公办园全覆盖”工程,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农村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并推行“游戏化教学”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则聚焦“双减”落地。一方面通过课后服务全覆盖(开设书法、绘画、足球等兴趣课程),另一方面实施“五育并举”“特色学校创建”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成长的支点。
如今的镇雄,不再是“唯有云南师范大学镇雄中学一枝独秀”,而是形成了“高中教育创品牌、职业教育有特色、义务教育促均衡、学前教育保普惠”的百花齐放格局。这不仅为百万镇雄群众铺就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康庄大道,更向全国欠发达地区证明,只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教育完全能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和“动力源”。
未来,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深入推进,镇雄或将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体教融合、科教融合的新路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春天”里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真正实现“教育兴则百业兴,人才强则县域强”的美好愿景。
电视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