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不等人,农时贵如金。在万物始复苏的时节,泼机镇按下春耕生产“快进键”,以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近年来,泼机镇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县委政府“1+1+N”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结合镇村实际,发展魔芋、辣椒等种植业。
在堵密村,小魔芋释放“大魔力”。堵密村平均海拔1900米,年均气温17℃,年平均降雨量1530mm,无霜期280天,特别适合魔芋种植。根据“1+ N”的产业布局,泼机镇堵密村引进两家魔芋种植合作社与村集体经济公司合作,完善农户、合作社、村集体公司三方共赢利益联结机制,种植魔芋300余亩。等到金秋10月,藏在绿肥下面的魔芋就要“闪亮登场”,迎来丰收,预计每亩可创收6000元左右。此外,在土地流转方面,可带动项目区40余户家庭增收30多万元;在劳务用工方面,可带动项目区居家弱劳力150余人增收25余万元。
在亨地村,一条条白地膜映照着一户户丰收和希望。亨地村当地农户以种植土豆、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目前已种下2500余亩玉米和土豆,预计每亩产值可增收1400元左右,而这些废旧地膜将按照3.9元每公斤的标准由政府回收,惠民又环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收成在于耕。采用套种模式,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种植结构,还能实现收成的翻番。
喜看稻菽千重浪。在李官营村,2000亩的小麦已经“初露锋芒”,刚结穗的麦田苍翠欲滴,一株接一株,一片接一片,茫茫麦田,无限生机。再过一个多月就能迎来小麦的丰收,“今年全村大概能产300吨小麦,用这种小麦加工出来的面条能卖到四五块钱一斤哩。”村支书王世雄高兴的说。
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在泼机这片大地上,到处可见春耕备耕的身影和欣欣向荣的回应,老包寨村和摆洛村正在深描辣椒“备耕图”、瓜娃村马铃薯正在“冒尖尖”儿……今年,泼机镇将完成4000亩的辣椒种植目标,并积极引进辣椒深加工项目,促进全镇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产业兴则农业兴,农业兴则农村旺。近年来,泼机镇立足“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积少”这个基本镇情,多措并举、攻坚克难。以“硬核”手段保护基本农田,以“铁肩”担当守护粮食安全,坚持“不乱占一亩耕地,不撂荒一分土地”基本原则,全力以赴稳住农业基本盘,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通讯员:贾青
网编:温清华
一审:碎金
二审:陈林
三审:程洪
投稿邮箱|zxxwwtgyx@qq.com
镇雄县融媒体中心
电视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