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镇雄新闻网 今天是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投稿邮箱:zxxwwtgyx@qq.com
云南昭通:文学之乡的深耕与绽放
微镇雄 2025-04-23 21:57:15

作为云南三大文化发祥地之一,昭通自秦汉以来便是中原文化入滇的重要通道,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积淀,孕育出全国瞩目的“昭通作家群”。这里不仅是全国第六个“文学之乡”,更以丰硕的创作成果撑起云南文学“半壁江山”,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不容忽视的地域坐标。

昭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朱提文化、通道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辉映。自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起,这里便成为文化交融的枢纽。独特的地域文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丰沛滋养,从袁滋摩崖的历史传奇,到“扎西会议”的红色记忆,从脱贫攻坚的乌蒙实践到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皆成为作家笔下的生动素材。

截至目前,昭通拥有3000余名文学创作者,其中中国作协会员41人、省作协会员139人,年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300—400篇。夏天敏《好大一对羊》、雷平阳《云南记》斩获鲁迅文学奖,另有2部作品获鲁奖提名、4部作品获“骏马奖”,数十部作品获国家级奖项,“昭通作家群”成为全国唯一地级市文学创作群体标杆。

党的十八大以来,昭通以四大举措推动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党建引领,筑牢根基。配强文学战线干部队伍,建立作家挂职体验制度;近三年年均投入超千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设200万元文艺创作扶持资金;建成全省首个市级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及2个“艺术家第二居所”,打造创作孵化基地;扎根人民,抒写时代。每年组织作家深入一线采风,创作《春暖乌蒙》《土脉》等反映民生的现实题材作品;以文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文明、诚信等“六种良好风尚”,打造新时代“昭通印象”; 守正创新,激活文脉。挖掘朱提文化推出《豆沙关》《册封》等历史题材作品;围绕红色资源创作《锻刀》《殷禄才》等革命文学;推动《国色芳华》等作品影视化改编,《白桔》获2024乡村振兴主题电影荣誉编剧奖;培根铸魂,梯队建设。实施“六带”责任加强作协建设,以文学评论助推作品传播(如夏天敏、雷平阳作品研究),通过青创计划培养70后、80后作家,确保队伍结构优化、后继有人。

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夏天敏表示,自己虽年逾七旬仍坚持创作,未来将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作家成长,让昭通文学文脉永续传承。

“昭通文学现象是云南文学的骄傲。”云南省文联兼职副主席、省作协主席范稳指出,昭通作家已奠定文学高原地位,但需在长篇小说题材深度、叙事创新、时代把握等方面突破,对标全国同代作家,推出更多兼具地域特色与中国故事品格的史诗级作品。他表示,面对信息化时代挑战,昭通文学需注入新生力量,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宏大现场中寻找创作富矿。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秦磊

电视新闻

更多
要闻 更多
党建红守护生态绿 ,筑牢森林安全屏障!县林草局在赤水源头开展森林防火主题党日活动 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监测:珍稀鱼类种群数量稳步提升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 “鱼儿越来越多,大家都很开心” 镇雄全面推进赤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及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治 云南紧抓赤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 赤水河(云南段)干流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整治,出境断面水质连续6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镇雄县审计局党支部开展“全民齐参与 共护赤水河”主题党日活动 涉及镇雄20个乡镇(街道)121个行政村(社区) 赤水河(云南段)流域范围公布 镇雄县组织召开赤水河源头生态保护与修复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 镇雄县住建局联合多部门开展公租房清理整治行动 水清岸绿今胜昔——赤水河上游“焕新”记 【评论员观察】《人民日报》点赞赤水河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效果“1+1+1>3” 赤水河“蝶变”——云南镇雄多措并举保护鱼类多样性 镇雄:积极用好生态补偿资金 有力抓实赤水河流域保护 小小代表工作站,如何守护赤水河源头的水清鱼跃? 高清壁纸!这样的赤水河,你可能还没见过 教给担当负责,上好孩子人生底色 用实招、出新招,织好“一老一小”民生网 警情通报 活化“千万工程”经验 读取乡村振兴密码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