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段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孩子,他们在园的一日生活均需老师的照料和呵护,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安全意识及安全防范能力较弱,老师一不留心,安全隐患就会悄然而至,酿成难以接受的灾难和后果。那么,怎样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呢?
首先,我们得熟悉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等这些文件中均提到过幼儿园应实施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且是保在前,教在后,这就告诉了我们幼儿园对每个孩子应先保护好他们方能施教。
其次,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安全隐患处处、时时都可能发生,教师要对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隐患进行预判、梳理和应对,以便将各种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入(离)园环节。为防止幼儿走失或在途中遇险,要求家长不要让孩子一个人自行入园及回家,也不能让未成年人接送孩子(因为未成年孩子无民事行为能力)。
用餐环节。为防止孩子烫伤、刺伤等,饭菜要放置在安全的位置,不能放置在孩子容易绊倒的地方;另外要求孩子排队顺序取餐、顺序入座就餐、安静用餐。
午睡环节。先组织孩子入厕解决大小便,排除午睡中的生理干扰;再对每一个孩子进行搜身、抚摸及情绪观察,去除孩子带入危险及贵重物品午睡而发生的危险,知道孩子睡前情绪及发烧发热状况;再次是午睡中要来回巡视观察幼儿午睡情况,以便对突发情况及时处理,把一切风险降到最低。
教学活动环节。要先检查活动场地、教学用品用具、学习用品用具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要确保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如体育及游戏活动)要规范孩子们的动作,要选择和评估适宜孩子们的游戏及动作,避免动作难度大造成拉伤、撕伤、摔伤等,还要时时把孩子管控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对孩子们活动中表现出的顽皮、捣蛋等情形要批评指正,不能过于处罚(打骂及侮辱)而伤害到孩子。
再次,要建设好安全屏障,对安全加防加固。一是要完善各类安全制度,照章办事、制度管人,让各类人员在安全制度的约束下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二是学校与学校各类工作人员、教师与家长均要签订安全责任书,以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以便出现问题追责问责。三是教给幼儿基本的安全常识(防火、防电、防烫、防碰、防走失等),让他们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最后,要购买幼儿及教职工安全保险,让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得到应有的保障。
综上所述,在一日活动中要心系每个孩子,时时绷紧安全这根弦,对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把好关、预判好、防范好,安全隐患便会离我们而去,反之则会悄然而至。
通讯员:张秀华
网编:温清华
一审:陈鑫
二审:陈林
三审:程洪
投稿邮箱|zxxwwtgyx@qq.com
镇雄县融媒体中心
电视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