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镇雄新闻网 今天是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投稿邮箱:zxxwwtgyx@qq.com
监测显示:赤水河(镇雄段)生态持续向好
微镇雄 2025-11-09 10:55:20

近日,西南大学水产学院鱼类逆境生物学研究团队深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河流域(镇雄段)进行第四季度系统性生态监测,为保护这一重要生态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云南光唇鱼,全长345毫米,体长289毫米,体重364.5克。”研究团队成员有条不紊地对捕获的鱼类进行规范化的生物学测量。同时,团队采用多种采样方法,对保护区内水温、溶解氧等关键水质指标以及鱼类、浮游生物等水生生物样本进行系统性采集。

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刘建虎表示:“通过系统调查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与分布规律,并结合基因检测等技术手段,我们能够全面掌握赤水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从而科学研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监测数据表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鲈鲤等珍稀特有鱼类在赤水河流域的出现频率显著提高。“如今开展监测时,我们常能捕获到体重达1至2公斤的成鱼,改变了以往以未成熟小鱼为主的情况。这表明鱼类拥有了完整的生长周期,种群结构正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刘建虎告诉记者。

作为赤水河的发源地,镇雄县坚决扛起“源头责任”。自“十年禁渔”实施以来,全县紧紧围绕“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工作目标,构建了完善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持续强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通过“人防+技防”深度融合,不断加强禁捕联合执法力度,严格规范休闲垂钓,全面落实市场监管和船舶管理。同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始终保持对禁捕工作的高压严管态势。

持续的治理已显现成效。镇雄段水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珍稀特有鱼类种群数量稳步恢复。随着水生生物资源的有效回升,苍鹭、夜鹭等水鸟纷纷回归赤水河流域觅食与栖息,形成了“鱼丰—鸟众”的良性生态循环。这一变化标志着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得到了实质性增强,证明了保护区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来源:微镇雄
记者:黄润
一审:陈鑫
一校:温清华
二审:陈林
二校:碎金
三审:程洪
三校:赵燕军

电视新闻

更多
要闻 更多
95公里生态廊道的价值转化——赤水河流域(昭通段)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观察 党建红守护生态绿 ,筑牢森林安全屏障!县林草局在赤水源头开展森林防火主题党日活动 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监测:珍稀鱼类种群数量稳步提升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 “鱼儿越来越多,大家都很开心” 镇雄全面推进赤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及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治 云南紧抓赤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 赤水河(云南段)干流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整治,出境断面水质连续6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镇雄县审计局党支部开展“全民齐参与 共护赤水河”主题党日活动 涉及镇雄20个乡镇(街道)121个行政村(社区) 赤水河(云南段)流域范围公布 镇雄县组织召开赤水河源头生态保护与修复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 镇雄县住建局联合多部门开展公租房清理整治行动 水清岸绿今胜昔——赤水河上游“焕新”记 【评论员观察】《人民日报》点赞赤水河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效果“1+1+1>3” 赤水河“蝶变”——云南镇雄多措并举保护鱼类多样性 镇雄:积极用好生态补偿资金 有力抓实赤水河流域保护 小小代表工作站,如何守护赤水河源头的水清鱼跃? 高清壁纸!这样的赤水河,你可能还没见过 教给担当负责,上好孩子人生底色 用实招、出新招,织好“一老一小”民生网 警情通报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