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建设村史馆,是为了记载玉田的历史,讲述玉田的故事,传承玉田的精神,推动乡村旅游,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镇雄县大湾镇玉田村党委书记杨传举一语道破村史馆建设的意义。

这座承载着玉田记忆的村史馆,选址于原村委会旧址,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馆内展陈以“实物+图文”双线并行。实物有100多件,包括过去的生产生活工具、文物、文件、书籍等。图文资料则系统梳理出八大板块,涵盖中国共产党党史、赤水河畔之玉田、知青岁月、“农业学大寨”、脱贫攻坚、教育、卫生及玉田建制,目前,前四大板块已完成布展,剩余板块正紧锣密鼓制作中。
玉田村史馆的落成,是多方合力的成果。县委、县政府、县直相关部门和大湾镇党委、政府给予政策与资源支持,帮扶单位市邮政储蓄银行主动助力,村民们更是踊跃捐赠家中珍藏的老物件,让馆内的“记忆”愈发鲜活。

步入馆内,只见石碓、石磨、犁头、背兜等旧时生产生活工具静静陈列,每一件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看着“知青故事传千古,奋斗精神励后人”等红色标语,再观摩陈列着的知青用过的物品,唤起了人们对那段岁月的记忆,勾起了人们和这些物品的故事,也让人们看到了玉田人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改天换地建设家园的战斗精神;看着“全国农业学大寨,云南农业学玉田”“远学大寨,近学玉田”的红色标语,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瞬间鲜活。玉田作为镇雄“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先进典型,彼时的辉煌通过图片与文字一一重现。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跨越,从土改分田到包产到户的变革,从脱贫攻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蝶变,玉田村的发展脉络在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实物中清晰铺展,不仅唤醒了老一辈的集体记忆,更让年轻人读懂了家乡的奋斗史。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杨传举强调,村史馆不仅是记录时代变迁的“见证者”、村民寻根溯源的“精神家园”,更是发展文旅产业的“黄金资源”。下一步,玉田村将以村史馆为核心,整合村内石林、瀑布、漂流等自然景观,打造“人文+生态”的乡村旅游路线,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让村史馆里的故事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激发村民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
电视新闻
更多
要闻
更多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