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雄县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以开展“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省级试点工作为契机,推动构建以园区为龙头、车间为依托、工坊为载体的返乡创业就业承载平台,走出了一条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载体、回引群众返乡“家门口”创业就业的致富路径。

走进镇雄呢噜坪服装产业园,云南助嘉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熟练地裁剪、缝制、熨烫,一件件反光背心经过十多道工序后逐渐成型,机器运转声与工人交流声交织在一起。
“服装衣领要把它拉平,慢慢就得心应手了......”39岁的向梅是众多“凤还巢”中的一员,2021年回乡在云南助嘉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车间组长,向梅夫妻俩将浙江务工积累的经验灵活运用,如今在公司主要负责做样衣,教学员工基础的缝制工艺。“在外边打拼多年,学到一些服装技术,回乡就业不仅照顾老人小孩,工资也和外面相差无几。”镇雄返乡就业人员向梅平时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每个周末陪陪寄宿回家的孩子,享受亲子时光,这般忙碌充实的日子,让返回镇雄务工的她感到十分惬意。

像向梅这样返乡就业的故事不胜枚举,就业容量大、待遇可观……情怀与希望,正在将越来越多的人召回家乡。近年来,镇雄县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营商环境不断向好,大批好项目落地投产,满满的诚意给了老乡十足的返乡底气。
新入驻镇雄纺织服装产业园的云南龙升誉成体育用品公司内,邓声芝一家四口用坚守诠释着“就业+团圆”的双向奔赴。在外地打拼多年,她选择和丈夫带着儿子女儿扎根家乡。“看着新员工从不会到会,拿到收入,学到技术,越做越好,打心眼里替他们开心。”镇雄返乡就业人员邓声芝觉得这份选择让在外漂泊的她更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她们一家人也想贡献一份绵薄的力量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家富美 候鸟归”家门口的车间既解决了群众就业难题,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的民生目标。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回引返乡创业就业 8.12万人(其中创业 2.83 万人、就业 5.29 万人),有序推动“务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
就业部门在产业园区设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企业用工信息,采取干部入户走访、局长直播带岗、现场招聘等方式,帮助群众找工作、协助企业招工人,打造“镇好就业”“镇好创业”的服务品牌。镇雄县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高孟告诉记者:“通过指导企业成立培训中心,自主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难题,目前,已成立企业培训中心16家,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2033人。”

如今,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创业的浓厚氛围让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让就业者实现了就业增收,一项项精准务实的就业政策,正悄然转化为群众手中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一幅乡村振兴美好图景正加快绘就。
电视新闻
更多
要闻
更多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