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关头,总有人逆向而行。 今年4月1日,在一架从昆明飞往南京的航班上,乘客许某突发心慌、胸闷,随即面色苍白、冷汗淋漓,之后又出现呕吐症状,不久后便晕厥过去。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客舱机组人员通过广播紧急寻医。
“我可以,我是医生。”听到广播后,同机的昭通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邱锋源毫不犹豫,立即赶到患者身边。凭借12年临床经验,他迅速判断病情,指导机组人员将患者调整为平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利用机上急救设备监测血压、心率。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机舱内,他沉着冷静地实施了20分钟急救,成功让患者恢复意识、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为防止病情反复,邱锋源主动申请全程监护患者。他寸步不离地陪在患者身边,细心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救治措施,直至航班安全降落,并协助机组人员将患者移交给在机场等候的急救人员。经过后续治疗,患者最终脱离了危险。之后,航空公司专门向他致感谢信,赞誉其“以专业救助彰显医护品德,保障航班顺利运行”。
此次高空救人,正是他“无论何时何地,守护生命皆为使命”职业信念的生动展现。这份于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并非偶然,而是他长期以来坚守职业信念的体现。
邱锋源曾在疫情期间日夜坚守一线,为群众筑起健康防线,并荣获昭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疫情防控嘉奖及昭通市中医医院“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称号。在日常工作中,他深耕皮肤科临床一线12年,参与“三仁汤加减治疗痤疮观察”项目,获昭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当高空救人的事迹获得众人称赞时,他谦逊地表示:“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党员更应冲锋在前。”从诊室到机舱,从疫情防控到日常诊疗,他用无数个“关键时刻”勾勒出新时代医者的精神图谱——既有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亦有俯身关怀的温暖底色,更有党员先行的担当魄力。
邱锋源的故事不仅是一次空中救援的壮举,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昭通医务工作者“仁心仁术”的群体画像,诠释着“崇德尚善”的城市精神。在医患关系备受关注的当下,他用行动证明:当专业素养与悲悯情怀相遇,当党员担当与医者使命交融,便能在危急时刻筑起守护生命的温暖防线。
电视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