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1日,《人民日报》头版、新华社“新视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2《天下财经》、CCTV13《新闻直播间》、央视新闻客户端、《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新闻网、云南日报、云南发布等近百家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推出新闻120余篇,关注宜攀高速位于昭通市绥江县南岸镇的金沙江大桥顺利合龙。
8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2《天下财经》栏目播出新闻。
8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3《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新闻。
曾三东摄(人民图片网)
8月20日,经过建设者近五年时间的紧张施工,由四川路桥交建集团承建的宜宾至攀枝花高速全线最后一座超千米桥梁——新市金沙江特大桥顺利合龙。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属于“十四五”能源交通重点工程之一,位于云南省绥江县和四川省屏山县交界处,全长1867米,桥跨680米,主塔高度达到297.5米,是目前川滇两省同类型在建最大规模的钢桁梁斜拉桥,也是川滇两省跨度最大斜拉桥,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起于屏山县新市镇,止于绥江县南岸镇,是连接四川与云南两省的重要枢纽,也是第一座连接屏山县、绥江县的高速公路大桥。建成后,能有效提高成都至昆明交通运输大通道的运输能力,与金沙江航道、G85渝昆高速形成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宜宾至攀枝花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中成都至丽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宜攀高速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由宜金段、金宁段、攀宁段三个部分组成,主线全长429公里,预计2025年全线建成通车。
总台记者 刘文杰 杨妮
8月20日,横跨川滇两省的宜攀高速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成功合龙,标志着这座四川省内同类型在建最大规模钢桁梁斜拉桥主体结构完工,建设进入大桥路面、交安等后续工程的施工阶段,为宜攀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
作者:萧永航、杨捷、包都乐、赵星博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人民日报》8月21日第4版
张元戎摄(影像中国)
8月20日,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和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交界处的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正式合龙。该桥是连接川西滇北高速公路网的关键节点,建成通车后对畅通川滇两地交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光明日报》8月21日第8版
曾三东摄/光明图片
8月20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随着合龙段桁梁的吊装到位,新市金沙江特大桥建设工程正式合龙。新市金沙江特大桥起点岸位于四川屏山新市镇,止点岸在云南绥江南岸镇,大桥总长1867米,主跨680米,主塔总高度297.51米,属于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该桥是连接川西滇北高速公路网的关键节点,建成通车后,对于畅通川滇两地交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工人日报》8月21日第4版
这是8月20日拍摄的合龙后的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无人机照片)。
8月20日,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和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交界处的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正式合龙。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起点岸位于四川屏山新市镇,止点岸在云南绥江南岸镇,大桥总长1867米,主跨680米,主塔总高度297.51米,属于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该桥是连接川西滇北高速公路网的关键节点,对于畅通川滇两地交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新华社发 (曾三东 摄)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经济参考报》8月21日第2版
云南绥江:新市金沙江特大桥合龙
8月20日,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和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交界处的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正式合龙。新华社发(曾三东 摄)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8月20日15时,随着最后一根杆件的成功吊装,重达145吨的钢桁梁在126米的高空精准嵌入合龙口,由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宝桥西南分公司参建的新市金沙江大桥实现全桥合龙。这座主跨680米的钢铁巨龙的胜利贯通,为宜攀高速(宜宾至攀枝花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起点位于四川屏山新市镇,终点在云南绥江南岸镇,全长1867米。其中,主桥长1288米,引桥长579米,不仅是沿江高速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也是目前四川同类型在建规模最大的钢桁梁斜拉桥。“在大桥建设中,中铁宝桥西南分公司项目团队充分发挥“桥梁国家队”的生产组织、质安管控、技术创新优势,顺利完成了全桥2.2万余吨钢结构的制造重任。”中铁宝桥西南分公司新市金沙江特大桥项目负责人杨鹏介绍。
创新施工组织破解选址难题?
大桥地处川滇交界要冲,场地狭窄如“一线天”,作业面极为局促,施工环境堪称复杂的“复合型考场”。面对重重考验,项目团队打出了“协同创新”的组合拳:联动自贡制造基地开启“厂内预制+现场拼装”的建造模式。在工厂内,杆件实现标准化、批量化预制生产;在桥位处,则将杆件散拼与桁片拼装相结合。如此一来,大幅减少了桥位现场作业量,狭窄场地的限制不再成为工程推进的难题。通过科学调度,跨区域协同得以实现,厂内生产与现场施工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精准契合。
定制工艺装备征服复杂工况?
由于大桥主桁梁采用 N型结构,随着安装节段的不断延伸,上弦杆锚拉板的角度也相应发生变化,这给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针对这一特性,项目团队巧用“数字利器”——运用迈达斯(MIDAS CIVIL2021)软件,构建精准的挂篮模型,量身定制轻型高强的专属挂篮。团队以施工过程中最薄弱的作用点为参照,进行细致入微的受力分析与验算,确保每一个构件都能经受住严苛的力学考验。这套“定制装备”的投入使用,宛如为高空作业装上了“智慧大脑”,不仅让高空作业流程得到大幅优化,施工步骤更加顺畅高效,还如同给建设者们系上了“安全腰带”,显著提升了作业的安全性。
全程数字赋能构建智慧管控体系?
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为大桥建设赋予新的动能,让工程建设更加科学、精准、高效。为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项目团队创新采用“BIM+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钢桁梁制造、运输、焊接、组拼、吊装等工序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确保节段钢梁在桁片组拼、吊装定位中的精度达到毫米级控制,最终实现大桥“零误差”合龙的目标,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
践行绿色施工建功“生态金沙”
大桥位于珍稀鱼类县级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着极高要求。项目团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采用封闭式钢杆件制造,有效减少了粉尘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强化对污染物质的管理,增设油污回收装置等环保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油污等污染物进入金沙江,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让金沙江水依旧清澈,生态环境得以延续。
“大桥合龙后,公司将继续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力推进后续工程建设,确保大桥如期建成通车。这座大桥的开通,将有效提升成昆交通运输大通道的运输能力,与金沙江航道、G85渝昆高速形成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在国家和四川省高速公路网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它将大幅缩短川南经济区与攀西经济区的时空距离,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成为连接川滇两省人民的友谊之桥、发展之桥。”中铁宝桥西南分公司党委书记陈峰表示。(陈永波 李印)
电视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