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镇雄新闻网 今天是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投稿邮箱:zxxwwtgyx@qq.com
守住绿水青山 赢得金山银山 ——昭通市林草产业发展综述
微镇雄 2024-10-18 09:25:05

金秋十月,昭阳区省耕国学文化公园一片金黄,绚丽的彩霞倒映在水面上,别有一番“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境。漫步在如此景色的城市公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昭通市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助力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推进林业和草原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守住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向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努力奋斗!

生态屏障越来越美

群众日子越来越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生态理念在昭通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林业产业绿色经济成为昭通乡村百姓致富的新经济增长点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春天不仅是鲜花盛放的季节,也是羊肚菌“丰收季”,一朵朵羊肚菌带着群众致富的希望破土而出。近年来,威信县结合当地空气湿润、水源充足无污染等适宜食用菌种植的生态优势,引进威信县名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都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利用其在资金、市场营销、物流等方面的优势,为合作社提供了有力支持。麟凤镇金凤村威信县邦辉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为辉承包了30亩土地,全部用于种植食用菌,今年一季度有6亩土地的羊肚菌已基本采收完成,总产量达2250千克,收入近18万元。

每年夏天,彝良县洛旺苗族乡云丰村的黄桃抢“鲜”上市,饱满的黄桃挂满枝头,微风拂过,桃香四溢。走进黄桃林里,树上硕果累累,农户正忙着采摘、选果、装箱,到处都是繁忙的丰收景象。据了解,云丰村共种植黄桃80余亩,全部采用有机肥料进行浇灌。其中50亩今年进入挂果期,产黄桃30余吨,产值20余万元,鲜甜可口的桃子鼓起了果农的“钱袋子”。

秋天,更是收获的季节,巧家县老店镇1万余亩核桃迎来成熟采摘期,果农抢抓农时忙采收,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快来,这里的核桃很多!”循声而去,巧家县老店镇坪地营村中村村民小组村民饶启斌挥舞着一根长竹竿敲打着核桃树,他的家人则蹲在树下捡拾核桃,一家人分工协作,不一会儿便装满了几口袋核桃。饶启斌气喘吁吁地说:“一亩地的核桃能卖3000余元。我家的10亩核桃可以卖3万元多元。”目前,老店镇核桃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其中1.5万亩核桃树已进入盛果期,基本实现了山区宜栽核桃地全覆盖。

秋冬季节,走进鲁甸高原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园内的鲁甸兰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跃公司”),一阵浓郁的花椒清香味迎面扑来,使人神清气爽。10多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从事火锅底料的包装工作;抖音直播间里,主播正在推销着公司生产的火锅底料、鲜味料、酱料和小榨油等类别产品。最近几年来,兰跃公司通过联农带农机制,采用“农户+基地+合作社+企业”的合作模式,在鲁甸县龙头山镇、乐红镇建立了花椒基地,并与两镇签订了每斤高于市场价 2元收购花椒(干花椒)的协议;在梭山镇带动500户脱贫户发展花椒产业致富,对207名“三类对象”实行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的利益分红机制。

林产业遍布千山万水,带动千家万户奔富路。昭通市正立足全市林草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围绕到2025年,全市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的目标任务,推进全产业链聚合、多元化发展,构建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努力把昭通的绿水青山,变成百姓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

(图片由昭通市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忠华/文


来源:昭通新闻网


来源:微镇雄
编辑:温清华

电视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