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镇雄新闻网 今天是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投稿邮箱:zxxwwtgyx@qq.com
接续奋斗 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 | 赤水回响⑬金色的花朗
微镇雄 2024-04-08 15:18:34

走进镇雄县花朗乡车子坝,上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微风吹过,花朵摇曳,与赤水河流域、乡间道路、美丽村庄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了一幅幅醉人的田园风光。

赤水河1.jpg

徜徉在漫山遍野的花海中,尽情呼吸着春天的气息,春风轻轻拂过脸庞,一切美好而恬淡。

花朗乡地处镇雄县境东北,是镇雄县境内赤水河流域14个乡镇之一。花朗是彝语“红哪”的汉译音,意为视野开阔的坝子。花朗乡的村民善良朴实、勤劳、热情好客。

赤水河2.png

“姑娘,走!到家里去坐坐,屋子不大,但是干净哩。”家住花朗乡车子坝80岁的村民肖一贤高兴地跟游客打招呼。

肖一贤告诉记者:“种油菜,好啊!产量高,收入乐观。以前种植的苞谷、洋芋年收入远远不及种植油菜的收入。花开时,金灿灿的油菜花还吸引了很多游客来玩耍,做点小生意也能增加不少收入。现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就像旅游景区一样”。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用说,看得见呐。”花朗乡车子坝村民苏传普正与同村的林正均话家常。苏传普说:“以前,我们这里没有路灯,天一黑,灯一关,就睡觉了。现在倒是好,赤水河流域的水,清清爽爽的,河边的花草,红红绿绿的,吃了晚饭,大家都喜欢漫步河边。”

看见记者的到来,林正均更是不亦乐乎。林正均说:“我们这里,经常有大巴车拉着人来参观,现在河水清了,产业富了,我们要保护好,这是大自然留给子孙的宝贵财富。”

赤水河3.jpg

曾经的花朗乡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交通基础等都不占优势。花朗乡党委、政府以种植结构调整助推赤水河保护,以示范点打造引领乡村产业振兴。近年来,花朗乡采取“油菜+旱稻”“油菜+鲜食玉米”“油菜+粮豆带状种植”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通过反复调研,紧紧抓住昭通市农科院驻村帮扶机遇,确定“油菜+”产业发展思路,以油菜产业带动种养产业、带动加工产业和带动旅游产业。2023年,花朗乡油菜种植达5000亩。“滇禾优615”旱稻在全乡低海拔再次获得丰收,亩产达890斤,带动群众亩均增收3200元。推广粮豆带状种植2500亩,亩均综合增收2650元。

赤水河4.png

“秋种油菜,春种旱稻。”花朗乡乡长李金晶表示,今后将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和美乡村建设,以“花”为媒,发展以休闲观光、生态及文化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模式,打造油菜种植、油菜花观赏、油菜籽加工全产业链条,实现农旅融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离开花朗时,那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民房,干净整洁的柏油路,漫山遍野油菜花的花朗乡,总让人心潮澎湃,流连忘返……

赤水河.jpg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辑:刘宴(实习)

来源:微镇雄
编辑:罗勇

电视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