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昭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生态环境厅,在镇雄县大湾镇举行云南省2023年赤水河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流经镇雄大湾、坡头等十四个乡镇,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并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属于国家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也是连接云贵川三省的一条经济动脉和人文纽带。
云南省生态环境应急调查投诉中心主任王德说:“镇雄是赤水河的源头,我们选择在这里开展突发环境事件以及演练,主要是为了落实《 云南省赤河流域保护条例》的有关要求,检验各级政府突发环境事件议案,生态环境部门响应预案,以及我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市签订的《跨省流域上下游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协议》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总的来说就是为了检验议案、锻炼队伍、提升能力、守住底线。”
演练采取现场实战为主和桌面推演为辅的方式进行。当日9时,镇雄县大湾镇罗甸村因交通事故,导致一油罐车内大量运载燃油泄漏流入赤水河,污染团沿河下移,可能进入下游四川、贵州造成跨界污染。
现场,村委一面组织疏散群众开展营救,一面紧急向110、120、119报警请求救援。
油罐车大量液体外泄流入赤水河的情况,紧急、逐级上报到镇、县、市、省生态环境部门和人民政府,通报到下游四川省泸州市、贵州省毕节市生态环境部门。镇雄县人民政府、昭通市人民政府立即启动镇雄县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响应,迅速组织公安、卫健、应急、水务、住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气象、人武、新闻办等成员单位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一场云、贵、川三省协同开展的截污除污保清水战斗,在镇雄县赤水河畔紧急打响。
在现场指挥部的有力调度下,污染处置、生态破坏处置、应急监测、医学救援等九个组根据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紧张有序开展围堵、拦截、监测、收污、清污、保障六个方面的污染控制工作。争分夺秒,协同作战,各种机械、人员、仪器紧张工作,各组数据不断上报,情况不断变化,专家不断会商,应急处置方案不断优化调整……一切力量都在围绕一个目标努力,即封堵、切断、消除污染源,坚决不让污染物流出云南。
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紧张处置,各组按要求完成工作,将情况上报指挥部。根据专家组意见和建议,赤水河水质已恢复到事发前状态,下游四川、贵州境内水质未受到影响,各监测点位水质连续12小时稳定达标,事故产生的污染物已全部清除,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已得到妥善处置,符合应急终止条件,并将情况通报四川省、贵州省。演练持续两个小时结束。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应急与信访处副处长朱辉说:“这次应急演练,从事件发生到事件的应对处置,到整个事件事后的这些恢复,地方政府以及其他省市之间的应急协同作战,每个环节和细节都配合、体现得相当到位。”
贵州省环境监察局业务六处处长蔡承德告诉记者:“近几年,我们贵州省境内的赤水河流域监测段面段点,基本上优良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干流的水质都在二类水以上,这个主要得益于我们三省之间的共同努力。云南省作为赤水河流域的上游、作为赤水河流域的发源地始终如一地加强赤水河流域的保护,为我们赤水河流域的整个优良水质,奠定了坚实的源头基础。”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孟世成说:“通过这次演练,为我们处置应对突发缓解事件积累了实战经验,今后遇到此类事件,我们能够快速有效的处置好,避免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我们昭通市坚决扛实赤水河的源头责任,以行而必恒的决心和一抓到底的定力,坚决守护好赤水河的一江清水和两岸青山。”
记者:申登朝 周洪 王姣
网编:温清华
一审:碎金
二审:陈林
三审:程洪
投稿邮箱|zxxwwtgyx@qq.com
镇雄县融媒体中心
电视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