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洪
“以前吃水全靠背,很是辛苦。现在方便了,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果珠彝族乡高坡村村民们说起饮水安全工程,心中充满感激。
这是镇雄县保障农村安全饮水,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镇雄县总人口17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达15.5万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镇雄县紧扣“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有保障,同步辐射非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有保障”这一目标要求,累计投入项目资金5.57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建和提升改造饮水工程3212件,解决了120.1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胡家山水库
傍晚的高坡村那支寨,彝族同胞们身着华丽的彝族服饰,围着火把载歌载舞。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连最基本的自来水都没有,村民们花大半天时间背回来的水只敢用来煮饭,洗衣服只能用房檐水,反复洗上三五次,实在不能用了,才舍得倒掉。
“党的政策好啊,帮助我们把家乡建设得这么美丽,自来水通到了家门口。”谈起现在的生活,那支寨村民徐大爷连连称赞。
在赤水源镇岔河村村民陈银兰家里,自来水接到了屋里屋外,拧开水龙头,清澈干净的山泉水就“哗哗哗”地流出来。
“我家里很多地方都接通了水管,走到哪里都有水,很幸福。”陈银兰高兴地说。
岔河村一度是镇雄县安全饮用水比较困难的村。如今,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
目前,镇雄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6.6%,自来水普及率达94%,千吨万人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其他小型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城镇供水管网覆盖行政村比例达31.6%。
农村蓄水池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镇雄县计划投资3.14亿元实施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计划,新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45件,解决23.23万人饮用水水源不稳定的问题,最终实现全县各族人民饮水保障全达标、全安全、全放心,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基础,合力建设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